又訊(記者 楊峰雷)10月25日至2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鄭連生帶領市觀摩檢查東線組,對忻府區、忻州經濟開發區、定襄縣、五臺縣、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繁峙縣的項目建設、產業扶貧等重點工作進行觀摩檢查。市政協主席劉鋼柱,市委常委、五臺山管委會主任范波濤,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繼明,副市長安書田,忻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劉婷芳,市政府秘書長郭寶厚,以及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部分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參加觀摩檢查。
利用三天時間,觀摩檢查組深入忻府區、忻州經濟開發區、定襄縣、五臺縣、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繁峙縣的重點企業、工業園區、項目建設工地,實地察看了新興產業、農牧業生產加工、物流倉儲、移民搬遷、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礦產、旅游開發等29個項目,詳細了解了項目建設、企業經營、產業扶貧的基本情況,并就推動項目建設和脫貧攻堅提出意見和建議。
今年以來,忻府區積極實施精準扶貧,推進項目建設,優化產業布局,著力農業調產,突出“五城聯創”,建設宜居忻州,深化安全理念,維護社會穩定,使得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各項工作保持了良好態勢。忻州經濟開發區突出抓招商、抓進度、抓開工、抓服務,推動固定資產投資和重點工程建設,推動主導產業和重點項目技術革新和產業鏈延伸,推動大眾創業,促進市場主體紛紛落戶開發區,為開發區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定襄縣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穩中有升、穩中有進的態勢,轉型升級效應明顯顯現,新動能不斷聚集釋放,主導產業抓整合促升級,農業產業靠項目促調產,第三產業借融合促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在克服困難中奮力前行;脫貧攻堅工作突出抓好產業、金融、就業、電商、教育、社會、旅游等方面的精準脫貧,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增強貧困村黨組織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五臺縣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突出抓好五城聯創、項目建設、生態農業、工業強基、文化旅游、民生保障等重點工作,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美麗新五臺。五臺山風景區圍繞綜合整改整治中心工作,狠抓市場管理、項目建設、環境整治等相關工作,努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任務,推進創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政策扶貧,取得初步成效。繁峙縣充分發揮項目建設的帶動作用,積極主動作為,全力穩定工業生產,推動農業提質增效,不斷加強生態建設,有力推進產業項目,確保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促進經濟平穩運行;脫貧攻堅方面主要做好精準識別,突出抓好產業扶貧,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全力抓好專項扶貧。
鄭連生指出,通過觀摩檢查的項目可以看出,各縣區在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取得了比預想好的成績。這些項目充分反映了各級各部門的實際工作和求真務實的作風;充分體現了市場導向,一切尊重企業家,從市場規律出發,按照市場需求做決策;嚴格執行了產業政策和其他各項政策,于法有據,合法合規;緊密結合了當地實際,推動提升延伸,盤活資產;真正體現了探索創新精神,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各級各部門要繼續在堅持企業為重、服務為本上下功夫,尊重企業家的地位,支持企業的擴張、提升、延伸、衍生,實現轉型升級;要牢固樹立市場觀念,在推動轉化上下功夫,推動產業“有”轉“優”、“無”轉“有”、“短”轉“長”、“散”轉“聚”、“弱”轉“強”;要牢固樹立依法辦事的理念,在運用法治思維和政策手段推進工作上下功夫,站在法治和規則的制高點上;要牢固樹立開放創新的理念,在轉變觀念、解放思想、擴大開放、招商引資上下功夫;要牢固樹立主動作為的理念,在激發干部活力上下功夫,靠各級干部的示范、帶動、堅守,推動項目建設和脫貧攻堅進入一個新的高度。
就做好當前重點工作,鄭連生強調了八點意見,一是要堅定久久為功的信念。各級干部要直面現實,適應要求,興奮起來,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以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狀態做好工作。二是要堅持按照最基本的規律辦事。要立足自己解決問題,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依靠自己推動工作。三是要注重分享政策紅利。關注并研究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出臺的各項政策,掌握政策,用活政策,推動各項工作。四是要真正尊重企業經營管理者。真正以企業為重、為企業服務,與企業家交朋友,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贏得企業家的信任和支持,推動項目落地。五是要注重項目策劃,深化招商引資。要著眼產業的轉型升級策劃項目,擴大開放引進,不斷推動經濟發展。六是要切實打造服務型政府。要準確定位,把握邊界,著眼發展,搞好服務,為企業創造平等競爭的良好市場秩序和環境。七是要在解決具體問題上下功夫。通過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支持企業的發展,推動項目的建設,打贏脫貧攻堅戰。八是要靠干部的示范、帶動、堅守推動各項工作。
相關部門對各縣區重點工作進行了點評,提出意見和建議。
又訊(實習記者 王君)10月24日至26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志堅帶領市觀摩檢查西線組,對偏關縣、河曲縣、保德縣、岢嵐縣、靜樂縣的項目建設、產業扶貧等重點工作進行觀摩檢查。市委常委王志東、副市長范建民、市政協副主席李效玲以及市發改委、經信委、農委、國土局等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部分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參加觀摩檢查。
利用三天時間,觀摩檢查組深入五縣的重點企業、工業園區、項目建設工地,實地察看了工業提質轉型項目、農業龍頭企業、循環產業項目、民生工程、基礎設施、旅游開發、農副產品加工、物流倉儲等領域共23個項目,詳細了解了項目建設進度、投資規模、運營模式、市場效益、帶動就業、脫貧幫扶等基本情況,并就推動項目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
其中,偏關縣尚峪鄉趙家溝村脫貧攻堅項目圍繞實施農業增收、改善基礎設施、開展農民技術培訓以及實施差異化扶持等方式幫助村民增收脫貧,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山西隩州酒業作為河曲縣重點扶持的涉農產業扶貧項目,已成為產業扶貧的標桿;保德縣馮家川至瓦塘的地方鐵路項目,對于完善海鐵聯運物聯網、增強晉煤外運能力具有歷史性意義;岢嵐晉興奧隆新型建材項目通過將工業廢棄物粉煤灰轉化生產高標號水泥,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又一成功范例;靜樂汾河川國家級濕地公園建設項目持續改善汾河川自然生態,經濟與生態的“雙贏”效應正在不斷顯現。
觀摩檢查組認為,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和持續下行的經濟壓力,五個縣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全面實施“1661”發展戰略,堅持脫貧攻堅與項目建設的主基調不動搖,項目建設亮點紛呈,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日益顯現,脫貧攻堅步履堅實,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五個縣在產業項目和脫貧攻堅中,明確了各自的主攻方向,謀劃了各自的發展路徑,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強力帶動,縣域經濟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在隨后召開的分析點評會上,就做好下一步工作趙志堅指出,五個縣要堅定目標,取長補短,抱團發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一要聚焦重點,狠抓項目建設,引深項目攻堅。要繼續推進工業強基不動搖、走好農業產業化之路不懈怠,切實謀劃和推進好2017年的重大產業項目;要制定方案,排出工期,掛圖作戰,逐項、逐段盯緊,讓好規劃產生好效益,進一步提振干部群眾的信心。二要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資工作。要明確目標考核導向,把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結合起來,搞好服務保障,釋放政策紅利,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三要強化要素供給,解決發展難題。要繼續加快將旅游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強宣傳推介,打造旅游精品,創新經營機制,力爭早日完成“脫貧、摘帽、出列”的目標任務。
(責任編輯: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