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強調:揮人才優勢 服務地方發展 支持師院建設 實現新的跨越

圖為市委書記李俊明在忻州師院五臺山文化研究中心調研。(本報記者 范濤 攝)
本報訊(記者 任逢春)12月8日,市委書記李俊明深入忻州師范學院調研,與一線教職員工、科研人員親切交談,詳細了解學科建設、教學研究、科研轉化、社會服務、特色發展等方面的情況,聽取了忻州師院新校區建設進展情況介紹,并召開調研座談會。他強調,要充分發揮師院人才優勢,立足忻州、研究忻州,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忻州產業轉型升級、補好人才短板奠定基礎;要深化地方與師院合作,全力支持師院新校區建設,推動師院實現新跨越。市委常委、秘書長崔建新,副市長安書田,忻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劉婷芳一同調研,市發改、教育、規劃、國土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在五臺山文化研究中心,李俊明認真聽取了課題負責人關于五臺山研究領域、研究方向等情況的介紹,詳細了解研究成果。李俊明指出,五臺山文化是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學科,對五臺山文化的研究要站位高遠,緊密圍繞社會關注點,借鑒國內外和先進地區有益經驗,在研究的深度和高度上下功夫。研究成果在符合專業性之外,還要符合大眾化,做到說得清、聽得懂、記得住、傳得開。市里和五臺山管委會要全力支持研究工作,研究所要將目標定位在服務五臺山宣傳、管理和提升上,從自然、社會、人文等領域全方位深入研究五臺山,充分挖掘五臺山文化,形成一流的研究成果。在化學系生化分析技術研究所了解紅蕓豆等相關課題研究后,李俊明指出,要立足產業實際,特別是忻州特色小雜糧全國知名的優勢,探究科學價值,講清“好”的依據,服務忻州特色小雜糧的推介和深度開發。
在隨后召開的調研座談會上,李俊明認真聽取了忻州師院黨委書記王亦農、院長張虎芳關于學院概況、辦學特色、辦學思路等方面的情況介紹。李俊明首先感謝忻州師院多年來為忻州發展作出的努力和貢獻。他說,省黨代會對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各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市黨代會明確提出要支持師院新校區建設、實現新跨越,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會議為推進地方與師院合作賦予了新的內涵、提供了新的渠道。忻州發展的四大短板中最突出的就是人才短板,作為忻州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師院是忻州的人才高地,要更加深入推進市校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李俊明指出,師院要在“產”、“學”、“研”、“市”等的結合上更加突出忻州特色,加快市校合作步伐,拓寬市校合作領域。特別是要貫徹落實國家最近出臺的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加強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讓科研人員融入市場大顯身手、從中獲益,促進“知本”變成“資本”。市里有責任也有義務為科研人員提供平臺,通過雙方共同努力,為忻州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不竭動力,為補齊人才短板奠定堅實基礎。
李俊明指出,要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脫貧攻堅方面進一步加強市校合作,助推全面脫貧、全面小康。忻州師院在教師頂崗支教、智力扶貧方面成效顯著,下一步要進一步鞏固成果,強化機制,提高頂崗支教的效率和效果,市里要給予支持。同時師院要完成好自身承擔的扶貧任務,按照“立狀”的承諾,確保包扶村莊如期脫貧摘帽。
李俊明指出,新校區建設是師院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市的一件大事,市里有責任也有義務推動新校區建設。各相關部門要全力支持配合,合力加快建設步伐。要立足綜改示范區建設,抓住政策機遇,充分發揮開發區和忻州師院的優勢,推進忻州經濟開發區和師院合作,發揮人才高地對示范區提升功能的獨特作用。
李俊明強調,辦好教育的關鍵在師資,擇校熱的背后是擇師。忻州師院在師資培養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強地方教育與師院的合作,合力辦好忻州教育,為忻州全面脫貧、全面小康提供持續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責任編輯: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