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景區旅游接待總人數達到512.25 萬人次,較上年增長7.6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26700 萬元,較上年增長2.85%
本報訊 筆者1月下旬從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獲悉:去年該景區強化措施,攻堅克難,全力打好體制改革和整改整治攻堅戰,使景區的旅游業砥礪前行,呈現出了良好的態勢。據統計,去年景區旅游接待總人數達到512.25萬人次,較上年增長7.6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26700萬元,較上年增長2.85%。
去年以來,五臺山風景名勝區黨工委、管委會全面貫徹落實山西省委關于五臺山體制改革和綜合整改整治兩個指導意見精神和忻州市委“1661”發展戰略,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整體部署,認真履行兩個主體責任,面對體制改革、職能轉換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困難和壓力,堅持問題導向,大膽探索實踐,動員黨員干部和員工堅持“腦通、眼尖、嘴碎、腿勤”的八字工作方針,使各項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進展。首先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對五臺山體制改革的整體要求,10個行政機構、37個事業機構全部組建完畢,干部選任接近尾聲,新的機構已逐步進入正常運行軌道,徹底理順了行政管理體制,解決了景區長期以來多頭管理、權責不清的問題,制定并實施了8個方面53項管理制度,為景區工作運行提供了有力的機制和制度保障。其次是強化了市場秩序監管,重拳出擊整治,一年來累計清理亂設攤點1341個次、游商游販2175個次、假僧假尼108名、“黑牛”“黑導”233名、“黑導車”63輛次,規范商店越店經營153家次,清理送卡、送元寶人員31人次,救助遣返流浪乞討人員47人次,置換游客手中高香10645片,補票15150人;補收門票金額204.3萬元,有效地凈化了旅游市場。再次是加強了宗教事務管理,擬定了《關于加強對寺外散居僧人及假冒僧人管理的辦法》,組建了“僧人糾察隊”和“朝山僧人服務管理中心”,加強對寺外散居僧人和外出朝山僧人的服務管理。同時,先后出臺了《消防安全制度》、《千僧齋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規范和強化了寺廟內部管理和佛事活動等方面的引導、指導和監管,并成功舉辦了世界智慧日論壇、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講經師代表五臺山巡講,“法顯——“一帶一路”的先行者”五臺山研討會、五臺山2016年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等四大活動,既彰顯了佛教圣地的魅力和特色,進一步提高了知名度,又拓寬了客源市場。第四是大力開展了三項專項整治,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周密安排違法建筑、建筑風貌、流動人口等三項專項整治,由景區一把手任組長的整治工作組通過實地調查摸底,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拆除和清理了違法建筑118處,清理流動人口239人,從而有效地推進了法治景區的建設,也有力地促進了世界遺產地的保護,改善了景區的整體環境,吸引了更多的海內外客人。(高峰毅)
(責任編輯: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