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張勇
清晨四點,天還未亮,縣城的喧囂尚在沉睡中靜靜醞釀,張勇已經駕駛著那輛熟悉的垃圾清運車,穿梭在寂靜的街道上。他利落地將垃圾裝上車,一絲不茍地重復著每一個環節。作為五寨縣清漣城區環衛有限公司的一員,39歲的張勇已經在垃圾清運崗位上堅守了十余年。
平凡崗位顯擔當 寒來暑往踐初心
“良好的環境衛生狀況是營造舒適生活氛圍的基礎,只有保持環境整潔有序,才能使民眾心情舒暢。”張勇說。自進入公司的那一刻起,他便將全部的熱情投入這份工作。無論是在炎炎烈日下,還是凜冽寒風中,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在張勇的工作經歷中,每年的下雪天無疑是最具挑戰性的時候。當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將整個城市裝點得銀裝素裹、美不勝收時,對于張勇和他的同事來說,卻意味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即將到來。雪停后,道路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垃圾點也被積雪掩埋,給市民的出行和垃圾清運工作的展開帶來極大不便。
每當這個時候,張勇總是第一個到達工作崗位,最后一個離開。在繁重且連續的工作中,他沒有一句怨言,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餓了就吃上一碗方便面,渴了就喝上一口白開水。”他不畏嚴寒,爭分奪秒,一心只想著盡快鏟除道路和垃圾點上的積雪,為廣大市民的出行創造良好的環境衛生條件。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人之舉,有的只是默默無聞、腳踏實地……多年來,張勇始終堅守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在執著中創造著不平凡的工作業績。
擰緊環衛安全鏈 護航城市順暢行
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張勇都會督促大家一起檢查出車車輛的輪胎氣壓、剎車系統、燈光設備等關鍵部位,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行車安全的細節。“車輛安全了,司機們才能安心工作,我們的清運任務也才能順利完成。”他常說。
在機器轟鳴、彌漫著復雜氣味的工作環境里,張勇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車輛醫生”。當其他垃圾車出現故障時,他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熟練地打開引擎蓋,仔細檢查各個零部件,眼神專注而敏銳。憑借著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精湛技藝,他總能迅速準確地找到故障所在并進行維修。
維修過程中,他還像一位耐心的導師,詳細地向司機講解故障產生的原因、維修的方法以及后續如何避免類似問題出現。他這種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技術傳授給他人的行為,贏得了同事們的廣泛贊譽。
晚上收工后,當大多數人都在享受下班后的悠閑時光時,張勇卻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開著車,在縣城的各個垃圾點之間巡查,仔細檢查垃圾是否清理干凈、是否被及時運走、有無遺漏或堆積的情況,一旦發現問題,便立即記錄下來,通知相關人員及時處理。昏暗的路燈下,張勇的身影顯得格外高大。
“鏈條上的每個環節都得‘擰緊’,城市才能運轉得順暢。”上崗以來,張勇精心打磨著環衛工作的每一個環節,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工作的熱愛和對城市的責任。
躬身踐學強本領 精細管理促質效
憑借著多年來在垃圾清運崗位上卓越的工作表現,張勇贏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認可,順利走上管理崗位,擔任起清運隊隊長這一職務。這一轉變對他而言既是職業生涯的一次重大跨越,也代表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挑戰。
初當隊長時,張勇深知管理崗位與一線工作有著天壤之別。一線崗位的工作重點主要在于專注完成自身所承擔的任務,而管理崗位則需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確保整個清運隊高效、有序地運轉。
為了盡快適應新的角色、融入管理工作,張勇展現出了強烈的求知欲。他放下身段,虛心地向單位領導請教管理經驗,每次與領導交流,他都全神貫注、認真傾聽,主動記錄下領導們提到的重點,并在之后的工作中反復琢磨、消化吸收。
近年來,隨著城區道路清掃、垃圾清運點的不斷增多,人民群眾對環境衛生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張勇把目光聚焦在單位的各項管理制度上。他仔細研讀了《人員管理制度》《勞動管理制度》《車輛使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結合自己多年來在一線工作的實際經驗,對其中一些條款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他還根據駕駛員的實際情況,組織舉辦了駕駛員思想和業務知識培訓班。此舉不僅提升了全隊人員的思想素質與業務能力,還增強了整個車隊的戰斗力與凝聚力。
張勇深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道理。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終嚴格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無論是工作時間、工作紀律還是工作標準,他都以高要求、嚴標準來約束自己。他的這種敬業精神和擔當意識,也感染著清運隊的每一位員工。
十余載歲月流轉,張勇以赤誠之心深耕本職,將盡職盡責化作日常工作的底色,他懷揣著“寧可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無私襟懷,默默堅守在垃圾清運崗位上,為五寨縣的整潔美麗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記者 薛璐瑤)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