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催奮進,開局即沖刺。開年以來,國家電投集團繁峙金豐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璟皓風電場便以“搶”的姿態、“穩”的步伐、“進”的精神、“保”的決心,全力奮戰“開門紅”,以科學的運維模式爭分奪秒保電保供。今年前兩個月,該公司全場發電量達16284.69萬千瓦時,日發電量最高達到459.26萬千瓦時,創下歷史記錄,為今年一季度“開門紅”奠定了堅實基礎。
置身于璟皓風電場,一排排巨大的風機在群山之巔逶迤綿延,沉重的葉片在風中緩緩轉動,日夜不停地將風能轉化為電能,并輸送到電網中。風電場海拔高度主要集中在1600米到2700米之間,建設容量為198兆瓦,配套建設一座220千伏升壓站,建有兩臺100兆伏安有載調壓主變壓器。目前,一期項目安裝了39臺單機容量為25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1臺單機容量為15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二期項目安裝了15臺單機容量為34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15臺單機容量為32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
“今年1月,我們的發電量達到9256.21萬千瓦時,盡管風速較2024年1月下降了1.85%,但發電量仍增長了224.51萬千瓦時;1月雙細則考核收入達到47.60萬元,同比增長447.89%。”風電場副場長王凝哲說,“同時,我們依托清潔供暖項目進行梯次調整,推動供熱站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成功納入‘煤改電’電價目錄,度電成本降低了約0.3元/千瓦時,節約運營成本約400萬元。”
為提升產能并解決風力發電地處偏遠、巡檢難度高的問題,金豐公司勇于創新,借助無人機新技術開展風機葉片缺陷自主飛行檢測。巡檢人員的工作效率從過去傳統人巡的每人每天8基提升至32基,效率提高了4倍。這項技術先后榮獲《高海拔綜合智慧能源場站線路無人機自主巡檢系統專利證書》等多項專利,推動了璟皓風電場的智慧化建設,并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據測算,每年可降低各項成本200萬元,增發電量300萬千瓦時,增加收入160萬元。
“除了無人機巡檢,我們還搭建了Mesh網絡,通過連接VLAN交換機建立Mesh與5G的混合組網,實現第三代無線寬帶網的全面應用,覆蓋綜合樓生產區和高海拔山地風機群。”王凝哲自豪地說,“三方通話、語音會議、圖文上報、任務管理、視頻調度、聯動報警、地圖調度等功能已全面投入使用。這些技術都是我們公司年輕一代自主搭建的,對風電場未來智能化發展具有深遠意義。”(記者田 靜)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