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一個好消息,讓南關村干部群眾振奮不已。
在農業農村部公布的全國第三批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名單中,繁峙縣繁城鎮南關村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這已不是南關村第一次獲得國家級榮譽。南關村村委會的榮譽展覽室,擺滿各種獎牌和獎杯:5項國家級榮譽、15項省級榮譽、19項市級榮譽、41項縣級榮譽……琳瑯滿目的各項榮譽,是對全村干部群眾多年接續奮斗的褒獎,也是我市引深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行動的一個縮影。
集體經濟,讓鄉村振興動力足
來到南關村大棚種植戶王培文的蔬菜大棚,黃瓜、西葫蘆等蔬菜長勢喜人,王培文告訴記者,僅靠這兩座蔬菜大棚,一年就能增收五六萬元。
自然條件下,蔬菜每年只能種一茬。大棚種植,每年可以種兩茬甚至三茬。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大棚種植產業,采取“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訂單式種植”的模式,建成日光溫室大棚42座、冷棚32座,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多樣的品類產出,實現了果蔬四季不斷茬,穩定增收不斷檔。
堅持把富民增收作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核心任務,著力構建“聯股聯營”“工資+租金+分紅”利益聯結機制,推動集體資產由“集體共有”轉變為“按股共有”,這是南關村“兩委”壯大村集體經濟交出的滿意“答卷”。
為了進一步激發村民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熱情,達到集體與村民共同贏收的目的,村“兩委”采取靈活的經營模式:一是自主生產經營模式。村集體經營本村種植養殖業,由村“兩委”帶頭成立農民種養合作社,農民合作社作為市場主體直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收益直接成為村集體經濟收入。二是三資入股分紅模式。將土地、產業扶持基金、資產收益試點的各類財政扶持資金入股到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產業,合同約定各自占股比例,實行按股分紅。三是資源資產“出租”模式。通過盤活村集體所有閑置資產,擴大集體經濟收益。
據了解,今年南關村又盤活80畝村集體閑置土地,打造了集種植培訓、凈菜冷鏈、物流配送、觀光采摘、休閑垂釣、餐飲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產業園區。“我們還利用特色區位優勢,在現有箱包加工的手工業基礎上,探索以農產品加工、手工制作、文化創作為核心的加工產業,致力打造南關豆腐、滹源鮮蔬等特色品牌。”王志勇介紹說。
從“散是滿天星”的“各干各”,到“聚為一團火”的“一盤棋”。自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以來,一項項強有力的舉措、一個個可操作的項目,切實為南關村村民找到了致富“金鑰匙”,打開了“致富門”。
精細治理,讓鄉村和諧活力旺
走進南關村村民王大爺的小院,窗明幾凈、古樸典雅。“這些年,我們南關村的變化很大。”望著房屋四周干凈整潔的環境,王大爺不禁感嘆,“每家每戶都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誰家都容不得房前屋后存在臟亂差的現象,鄰里之間也十分和睦,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許多南關村村民,如同王大爺一般,享受著幸福與滿足,這得益于該村近年來持續加強鄉村治理的努力。
“我們把全村劃分成7個網格,每個網格的網格長由村‘兩委’干部和黨員擔任,并選派11名網格員協助做好民意調查收集、環境衛生整治等自治工作,大大提高了村居治理與服務的精細化水平。”村黨支部書記王志勇介紹,南關村地處縣城東南城鄉接合部,是典型的城郊村,曾一度面臨管理難度大、人員結構復雜、鄰里矛盾突出等諸多治理難題。
在實施網格管理服務的同時,南關村還組建了法治評審團,由黨員和有威望的村民擔任評審團成員,“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和社區法律顧問參與指導評審,對鄰里矛盾、土地爭議和家庭糾紛等問題進行綜合調處,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家里大事小事都不用愁,只要電話通知一下網格員,有些力所能及的事,網格員就給辦了。他們還隔三岔五上門征求意見,現在住在村里與城里一樣!”王大爺說。
近年來,南關村未發生過越級上訪和刑事案件,全村沒有“閑人”,沒有輟學兒童。村民法律意識逐漸提高,全村實施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村美人和的新氣象十分喜人。
人居整治,讓鄉村風貌顏值靚
近年來,南關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農田景點化、農業景觀化、農村景區化”的思路,深入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農業生產廢棄物利用、特色風貌塑造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同時立足區位、生態空間、資源優勢編制了“多規合一”的村莊規劃,形成了四橫、五縱、六區的村莊布局和產業結構。
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和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現有道路交通、防洪排澇和供水供暖保障條件,已經不能適應村莊發展的需求。2024年,南關村爭取項目資金1275萬元,實施了道路拓寬、防洪排澇、電力線路改造、供熱供水預埋等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工程。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魂”立則“形”正。如何讓來之不易的治理成效成為村民的自覺,為村莊重新“塑形”“鑄魂”,成為擺在南關村黨支部面前的重要課題。
為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并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村“兩委”依照村民意愿,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村規民約,并舉行多種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兒子、好媳婦”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涵養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凝聚起法治、德治、自治的強大合力。2023年,南關村評選出星級文明戶34戶,其中10星級6戶、9星級16戶。同時,對原來的老休閑廣場和戲臺進行整修,高標準實施綠化亮化、安裝健身設備等,為村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提升了村內整體面貌。
村民是人居環境整治的參與者,更是環境提升最大的受益者。這一切,在王志勇看來,除了上級黨委、政府大力扶持外,也離不開村民的支持。“大家認為人居環境整治對于全村、對于自己都有好處,所以會全力配合村‘兩委’工作,也會主動維護村莊環境。”
對南關村而言,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只是一個開始。”王志勇表示,未來,南關村將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切實抓好鄉村產業發展、積極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不斷提升鄉村善治水平,真正讓“和美南關”成為村民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文字:魏鵬飛 趙清翔
攝影:張存良
設計:范 琛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