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們幫我解了燃眉之急,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實在是太感激了!”4月9日,一個感謝電話打進了繁峙縣民政局。來電人是該縣繁城鎮居民藺紅衛。不久前,他被確診為尿毒癥,高昂的治療費用很快耗盡了家里積蓄,讓這個本就不寬裕的家庭陷入絕境。抱著一線希望,藺紅衛撥通了縣民政局的求助電話。
接到求助電話后,縣民政局迅速響應,開辟“綠色通道”,特事特辦,先行將其納入低保保障范圍,并及時將信息推送至縣醫保局,實施綜合救助。短短24小時,藺紅衛便獲得救助,解了燃眉之急。
藺紅衛的經歷,是該縣社會救助體系高效運轉的生動縮影。為破解社會救助領域長期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縣紀委監委全程監督,推進縣民政局深入開展“四個提速”行動,構建起一套全方位、多層次的社會救助體系。一是開展社會救助快速審批行動。對信息完整、符合標準的救助申請,做到“隨接即辦”;對存疑資料,工作人員會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入戶調查并給予明確答復。二是開展臨時救助快速辦理行動。建立臨時救助“雙通道”機制,常規救助依托鄉鎮備用金即時發放,大額急難救助啟動“先行救助,后補手續”程序,確保救助及時高效。三是開展監測信息快速共享行動。在因病致貧認定方面,民政局與醫保部門緊密對接,強化協作,發現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推送至醫保部門,確保困難群眾的醫療費用及時報銷。四是開展信訪訴求快速響應行動。針對群眾來信來訪,建立信訪臺賬并發函至鄉鎮進行信息比對和入戶調查,將符合救助的人員及時納入救助范圍。
在專項整治過程中,縣紀委監委與民政局聯合行動,組織全縣11個鄉鎮民政辦及社工站深入基層,全面摸排困難群眾實際情況,暢通求助渠道,確保救助政策精準落實。今年以來,新納入城鄉特困供養人員47人,發放城鄉特困供養金342.69萬元;新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99人,發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金3669.91萬元;推送因病致貧患者78人;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問題22條,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鐘昱星)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