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8小時,整整辛苦工作了一個星期,身心疲憊,“五一”假期將至,何不偷得幾日閑,全家一起出動,再叫上三五好友,開上車游玩去!
不必舟車勞頓,半個多小時車程就行;無需人聲鼎沸,尋一處靜謐清幽之地即可;風景也不用多么誘人,有樹、有水,再點綴幾簇不知名的野花便足矣——大人們談笑風生,孩子們則在溪流邊嬉戲玩耍,悠揚的音樂傳過來,一股股花香似有似無……這不正是神仙般的日子嘛!
本期將繼續為大家推薦忻州市區西面幾處適合休閑旅游的地方,希望能為您的出游提供參考。
蒲閣寨村
蒲閣寨村位于忻府區陽坡鄉,距離忻州市區35公里,為兩山夾一溝地形。村落古舊,植被茂密,有一股從云中山脈五峰山上下來的清泉。這條溝為西北——東南走向,特色在于溝里的小溪水質清澈,常年不斷流。溪流兩邊林蔭密布、野花芬芳,是個絕佳的旅游之處!
線路:
1.忻州市區——合索——黃龍王溝——上寺——陽坡鄉派出所——左拐小路——蒲閣寨;
2.忻州市區——奇村——楊胡——馬四河橋——左拐——陽坡——過小橋右拐——蒲閣寨。
柏色村
上柏色村、下柏色村位于蒲閣寨村的西南面,距離忻州市區約40公里,民風淳樸。晨光初現,山野間傳來雞鳴犬吠之聲,寧靜的鄉村生活就這樣被輕輕喚醒。
若蒲閣寨村人流密集,可以選擇前往下柏色村。這里意境清幽,十分僻靜。相較之下,天然水源不如蒲閣寨村豐沛是其劣勢,但清幽意境足以彌補這一缺憾。
線路:忻州市區——距離蒲閣寨村約1公里處的岔路口——左拐——下柏色——上柏色。
陀羅山景區
陀羅山景區位于忻州城西20公里處,屬合索鎮管轄。陀羅山為文殊菩薩道場,自古聲名遠揚,是忻州的核心景點。這里的優勢在于可以爬山,又可以野餐。但建議攜帶冷食,以避免明火引發事故,并隨手帶走垃圾。
線路:忻州市區——合索——三岔路口朝左——陀羅——黃龍王溝。
北合索溫泉
北合索溫泉位于忻府區合索鎮北合索村北,距離忻州市區約14公里,是近年來新開發的露天溫泉療養地。該溫泉坐落于村北林間,綠樹掩映,花草點綴,設有木屋、露天泳池、露天泡澡池及賽馬場等。整體環境經過精心規劃,兼具自然野趣與休閑格調。
線路:忻州市區——高速路口——天外天飯店——忻黑線——上社村——合索橋右拐——北合索村——北合索溫泉。
雙乳湖
雙乳湖位于忻府區奇村鎮明望村西,距離忻州市區22公里,是解放后建起來的人工湖。“雙乳浮樓”是忻州的古八景之一。湖區東面環山,山坡上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多棟歐式小洋樓。山腳設有碼頭,游客可乘游艇環湖游覽。碼頭附近有兩家飯店,還有租魚竿的地方。
山北頂峰建有龍泉寺,始建于唐,1994年重修。湖邊綠樹環繞,環境清幽宜人。人們面對湖面,感受涼風習習,聊天賞景,十分愜意。
線路:
1.忻州市區——牧馬路——小奇村——忻五旅游公路——六石村——加禾村——岔路口沿左路方向——明望村——牌樓——湖區。
2.忻州市區——頓村——頓奇公路——奇村轉盤——忻五旅游公路——明望村——湖區。
水馬川
水馬川位于忻府區三交鎮境內,距忻州市區20公里左右。這里山清水秀,群山環抱,郁郁蔥蔥。
在水馬川有一處景致,名曰剎水崖。流水出焉,下泄成瀑。瀑底有一潭,水色墨綠,深不見底,傳說是出“水馬”的地方。潭周綠草如茵,野花遍地。夾岸怪石嶙峋,佳木成蔭,時而聞鶯啼鸝囀,百轉千回。偶見牛羊悠然,信步草灘。此地幽靜人稀,民風淳樸,交通便利,風光獨好,實為旅游的好去處!
線路:
1.忻州市區——豆羅橋——莊磨鎮——西社——左手拐向小路——十里溝盤山路——碾溝村——岔路右轉——付家莊——下水馬村——觀里村——于家溝村——水馬川剎水崖瀑布。
2.忻州市區——忻黑公路——合索——作頭——西楊莊——三交鎮——峪口村——大橋——峪口隧道前左拐小路——水馬川剎水崖瀑布。
馬圈溝
馬圈溝村位于忻府區三交鎮馬圈溝里,整條溝長約10公里,散落著四五個村落。這里有一條發源于馬圈山的小溪,常年湍流不息。溝口距離忻州市區約33公里,路況較好。此溝因近云中山脈,又人煙稀少,所以植被茂密,水資源豐富。越往深處走越幽靜,很少有外人前來。溝前段以闊葉楊為主,溝后段針闊葉混雜,還有油松、榛樹、櫟樹、楸樹、山桃等。野生動物也多,有野豬、野雞、野兔、黃羊、狍子、獾、土豹、狐貍、狼,不過白天很難遇見這些肉食動物,因為它們也怕人。入伏以后林子里會長出許多蘑菇,溪水清淺,地勢開闊,很適合孩子們玩耍。
線路:忻州市區——忻黑公路——作頭——西楊莊——三交鎮——峪口橋頭右拐——峪口村——馬圈溝。
大南陌溝
大南陌溝在忻府區陽坡東北,有水出焉,北匯入南云中河。山上多珍禽,峽道九曲,有潭。距忻州市區約40公里。
策劃:趙富杰 白雪萍
文字:張永紅
設計:狄芳娟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