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五寨縣林業局自然資源監控指揮中心,一進門就能看到占據整面墻的LED屏上接連流轉著全縣重點森林防火區域實時畫面。隨著畫面逐幀放大,從蜿蜒山脊到幽深林壑,遠山近林的細節纖毫畢現,一旁的信息欄內各類熱源監測數據不斷跳動,成為護衛五寨縣生態屏障的“火眼金睛”。
“這些監控探頭都是訓練有素的‘數字哨兵’。”五寨縣林業局防火辦主任蘇曉霞介紹,監控系統可以通過熱成像傳感器持續掃描3—5公里內的地表溫度,一旦發現有疑似火點,系統立即啟動聲光報警,并同步生成經緯度坐標信息,值班人員據此開展研判,如遇有效警告,就會第一時間通知就近巡護人員在最短時間內采用最短路徑前往實地核查。
科技手段有效破解了傳統巡護難題。五寨縣現有林區林地面積56.452萬畝,占全縣國土面積的27.12%,且呈現地形復雜、集中連片的特點,過去人工瞭望受天氣、光線影響大,尤其在夜間森林防火安全巡護方面存在短板。“得益于科技賦能,不僅能全時段發現火情隱患,還可大大提升處置效率,尤其在每年的森林火險高發關鍵期,這一優勢成為支撐護林防火工作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御’轉變的關鍵。”蘇曉霞說。
如今,全縣已建成31個智能監控點位,工作人員協同智能化系統24小時不間斷處理預警信息,與衛星監測、地面巡護、值守卡口共同組成全方位立體防控網絡。
“目前,全縣森林防火形勢平穩向好?!碧K曉霞表示,將繼續完善監控指揮平臺,強化火源管控、值班值守、撲救預案等工作,進一步提高協同作戰、信息聯動調度等突發情況處置能力,筑起森林防火的銅墻鐵壁,守護青山綠水。 (薛志浩)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