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繁峙縣東山鄉伯強村是聞名全國的紅色教育基地。村內毛主席路居紀念館是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48年毛主席一行由陜北延安前往西柏坡途中路居伯強村。伯強村四面環山,山清水秀。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全村有254戶714人,黨員21人。2019年被評為全省首批“AA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2020年被評為全省“國防教育示范村”;2021年被確定為全省“紅色美麗鄉村”試點村。
近年來,伯強村黨支部立足紅色產業,激發黨支部活力,開啟新時代“黨建+產業富民”發展模式,著力鍛造“紅色美麗鄉村名片”。通過一系列努力,基層治理、民生福祉有了明顯提升。去年伯強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80余萬元,年接待游客近6萬人,舉辦黨員干部培訓20余期,舉辦各類紅色主題活動160余次。
選齊配強村黨支部,建強村級組織。一是配強村干部隊伍,在去年換屆選舉中,選舉4名大專以上學歷、35歲以下的干部進村“兩委”班子,并由縣委組織部選派優秀干部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二是充分發揮領導包聯和黨員包戶作用。縣、鄉、村干部包聯到戶,每人聯系10至20戶村民,形成三級包聯的網格化管理體系。三是村黨支部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大辦民生實事。投資43萬元完善基礎設施;設置村民事務代辦點,為村民代辦事務108件;拓寬村民就業渠道,在村內增設保潔、門衛等公益性崗位,幫助26名村民就業;組織開展技能培訓360余人次,87個勞動力外出務工,人均年增收2萬元;幫助農民代銷土豆、臺蘑等農土特產品來增加收入。
圍繞紅色教育基地,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和服務能力。一是制定了村級產業發展規劃,邀請專業設計團隊對伯強村產業布局進行規劃、設計,將紅色資源與農副業兩者融合發展。二是先后爭取資金860余萬元,打深水井一眼、修通村內上下水、建污水處理站和衛生廁所各一座、修復綠化廣場北面裸露的山體、在登山步道安置60組太陽能路燈等。目前,村里形成了以毛主席路居紀念館、登山步道、天然氧吧、北臺圣境為主線的旅游線路。三是大力開展紅色史料、文物收集,講好紅色故事,提升紅色教育基地綜合服務能力。
黨建引領,產業帶動,壯大村集體經濟。一是村集體拿出125萬元投入五臺山旭日東升旅游有限公司,每年固定分紅10萬元。村里建起集中式200KW光伏電站一座,年收益16萬元,連續享受20年。二是鼓勵村民參與旅游產業,村民每年在本地林區采摘臺蘑就地銷售,戶均年增收8000余元。三是由村“兩委”牽頭,以村集體組織成立滹源紅色教育培訓中心,每年可舉辦培訓20余期,吸引6萬人參觀學習。今年預計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100萬元。(記者王國棟)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