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是核心生產力。先進計算中心作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體,與傳統數據中心有什么不同?如何支撐千行百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記者走進山西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國家先進計算太原中心(以下簡稱“太原中心”),深入了解這個以算力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幕后英雄”。
三伏天,暑氣升騰,而在太原中心機房內,卻感受不到一絲悶熱,更聽不到轟鳴的風扇聲。空氣經過層層過濾與凈化后,也變得異常清新。時間也仿佛在這里放慢了腳步,讓人能夠靜下心來,感受先進計算的不凡實力。
機房內,一排排兩人多高的黑色機柜整齊排列,一臺臺服務器指示燈規律閃爍,“太行一號”先進計算平臺正在處理著海量數據。透過機柜上的玻璃屏,一個充滿科幻感的畫面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服務器的芯片、主板居然都泡在“水”里,還在不斷冒著氣泡。
“這個正在液體中冒泡的設備,正是‘太行一號’的主機,所用的液體是一種低沸點的氟化液,并不導電。”太原中心基礎運維中心負責人張森瑋介紹,這項技術名為“全浸沒相變液冷技術”——將所有計算部件浸沒于液態冷媒中,可實現高密度、全覆蓋、無死角、高效恒溫冷卻,有效解決大型數據中心的散熱問題。當溫度超過50℃時,會發生液態到氣態的相變,從而帶走熱量,就像給服務器“泡了個澡”,讓它更“冷靜”,計算速度更快、運行更穩定。
據介紹,在相同能耗下,通過這項技術,計算機散熱功率能達到傳統風冷的25倍,冷卻節能90%以上。“一般數據中心用1.3度電,1度電要用在計算上,0.3度電用在空調制冷上。而把它泡在液體里,降溫只需0.04度電,太原中心的節能降耗效果非常明顯。”張森瑋說。
在省委、省政府精心謀劃、高位推動下,太原中心由山西云時代公司與山西大學共同承建,秉持“標準最高級,技術制高點,安全國產化”的原則,于2021年3月29日破土動工,10月20日通電開機試運行。2022年3月31日通過科技部驗收,4月18日科技部正式批復中心納入國家序列管理。積極搶灘科技創新高地,加快發展先進算力產業,堅定了我省轉型發展蹚新路的決心。
太原中心計算規模大、部署密度大、單機柜功率大(200kW),在建設時,云時代公司結合實際,精心選擇冷卻液,保證電路安全運行,改進系統布置方式,確保系統高效運行,充分考慮壓力控制,確保密閉以減少工作流體損失……一系列有效的舉措,解決了全浸沒相變液冷系統部署中的多個難點,滿足了高密度、高算力等信息基礎設施的運行需求。
經過幾年的調試和運行,如今,太原中心的雙精度浮點算力為300PFlops,人工智能算力800PFlops,存儲容量300PB,在全國算力中心中位于領先水平。張森瑋解釋:“普通的計算機算一萬年的數據,它一天就能完成。它一分鐘的計算能力相當于全球所有人同時不間斷計算一年。”
強大的算力,構建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座。目前,中心已部署運行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中微子圖譜、國產雙通道大型客機翼型優化、文物數字化保護平臺等國家級、省級重點項目。在強大算力支撐下,通過開展跨學科、跨單位的廣泛交叉合作,基于太原中心的應用成果不斷涌現。
在運行調度中心的大屏幕上,顯示運行著全球區域一體化天氣數值模擬系統,三顆地球模擬器周邊的多個數據不斷躍動,全國上千個站點的空氣質量情況盡在眼前。借助“太行一號”平臺的強大算力,該系統曾為國慶大典、冬奧會等提供天氣預報數值服務,目前可以對未來14天的天氣情況進行預報數值計算,測算精度可達1.5×1.5公里,實現“小時級”“公里級”的突破。
車輛發生碰撞情況多樣,如何設計才能有效保護乘車人的安全?污染物在擴散過程中受氣象、地形等因素影響有多大,如何實現有效控制……如果通過真正的實驗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在太原中心通過計算系統進行模擬仿真實驗,這些問題都可以高效解決,大大降低了研發人員的試錯成本。
據介紹,根據應用行業特點,太原中心聯合成熟生態伙伴共同建設行業專屬的先進計算服務平臺,打造“算力+算法+算據”的一站式服務體系,近年來已建設完善工業仿真、高端裝備、生態環境等先進計算服務平臺,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術企業都搭上了“算力快車”。算力如水電一般,已滲透到支撐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
先進計算賦能千行百業,但算力再強,若無法聯結成網,還只是一座孤島。目前,云時代公司正積極融入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山西樞紐項目”。項目建成后,將聯動“大同集群”,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數智能源算力樞紐,實現與全國算力的互聯互通、優化共享和智慧調度。
近日,我省出臺促進先進算力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真金白銀支持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和改造,加大對算力產業相關主體支持力度,為太原中心持續創新按下了“快進鍵”。
“一個以算力為核心生產力的數字經濟時代已經到來,我們將搶抓發展機遇,用足環境優勢,深入挖掘應用場景,先進計算這輛‘超級賽車’將帶我們駛向更美好的未來。”張森瑋說。
本報記者姚毅
(責任編輯:盧相汀)